自助順序
: 維也納(1)
布達佩斯(2)
薩爾斯堡(3)
布拉格(4)
說是臨時起意
或是有什麼trigger開啟了這趟旅程
都不是那麼重要了
一直走才會知道哪裡有盡頭
不是徒留懸念
要感謝的人太多
就謝謝台灣吧,我愛台灣
在國外瘋狂宣傳,其實很多人都知道TAIWAN,而且能清楚的區分,後面如果有機會寫到,還有一家咖啡店老闆夫婦有來過台灣兩次,還歷歷在目的描述當時如捍衛戰士中Tom Cruise的情節!
自助交通
:
台灣->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->維也納(VIENNA)
飛機
看來看去,自己家裡航空公司空姐的水準真的是高到炸裂,KLM荷航都是阿姨阿
從台灣半夜飛往阿姆斯特丹轉機,不管是從最近距離是直線,或是要往南北極飛距離較短的兩種觀點來看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飛機從台灣起飛後要先往南繞才繼續飛
在機上主要吃兩餐,當飛機飛上了一定高度後,就會開始送飲料、熱紙巾,就準備上第一餐囉,第二餐則是降落前一個多小時當早餐。KLM的餐點我個人是覺得還可以拉,下面兩張照片是回程的時候拍的,主餐是肉丸子搭配馬鈴薯泥和蔬菜泥,有高麗菜泡菜、當地有名的起司、餅乾以及奶油抹醬、甜點則是慕斯佐焦糖餅乾,右圖的早餐有蛋煎、水果、沙拉和麵包,至於KLM座位的部分我是覺得空間蠻大的,只要沒有自己的carrier放下面的話,膝蓋大約距離前排座椅有一個多拳頭寬,腳也可以舒服伸直。
阿姆斯特丹為歐洲一線機場,飛往這邊轉機的人真的超多,機場也大到誇張,如果要轉機前往其他歐洲國家,記得先去排隊給海關檢查護照,因為排隊的人很多,要花不少時間檢查,才能繼續轉機!!
去程花了很多時間在阿姆斯特丹排隊驗機票,轉機時間有3小時還算合理,結果看到回程從阿姆斯特丹轉機時間只有50分鐘!!!!!!沒錯,你沒看錯就是50分鐘,我們跟check in desk詢問,他還很淡定+不屑亞洲人的說不要怕,時間足夠,事實證明,你下機後就直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,因為機場真的太大,幾乎要走到對面去,才會到國際線的搭機處,除了沿路不要花太多時間買東西,時間應該都綽綽有餘,海關也比較寬鬆,不像飛進歐盟的時候那麼嚴格,看到我們是台灣的,還會客氣的說"你好,謝謝!!"
維也納(VIENNA)->布達佩斯(BUDAPEST)
火車 2hr40min
ÖBB早鳥票 (sparschiene):提早上網買(出發前六個月到前三天),不能退票或是換票,但是19 € /人為正常票價的五折左右吧,蠻優惠的,如果行程確定了,就先買起來可以省下一些交通費。
下面是我們搭乘的EC147,像是以前看哈利波特Hogwarts Express的包廂,挺有趣的,路上還遇到一位要回布達佩斯探望爸媽的大叔,進來我們這個包廂一起搭乘,聊聊天,我們請他推薦布達佩斯的美食,他還直接幫我們寫推薦信,整個超熱情~~
搭乘這列火車的缺點呢,就是完全沒有跑馬燈告訴我們到底到達哪一站,只能利用時間加上 map定位來確認是否要下車,慶幸是時間不長,要不然整路都無法睡就也蠻慘的
下圖為美美的布達佩斯車站,雄偉的巴洛克大理石柱為主體建構,大大的時刻表看板下方,無時無刻都站著人潮,是等待著歸來的思念呢,或是即將離開的祝福?
布達佩斯(BUDAPEST)->薩爾斯堡(SALZBURG)
火車 5hr12min
從布達佩斯到薩爾斯堡我們搭乘的是奧地利的高速列車railjet,上車後就自己找喜歡的位置吧,歐洲的火車都沒有排位置的習慣,除非你有先行多付點錢劃位,就會在椅子上方的牌子顯示資訊。
從維也納到布達佩斯,或是從布達佩斯到薩爾斯堡,因為橫跨了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國家,火車在行進到邊界的時候,會停比較久一點,有一批武裝警察會上車來晃晃,還真的有看到被帶下車的.......因為橫跨兩個國家,列車長都會換人,所以需要重新驗票,不管是提早印出來的紙本或是手機的電子票券,給查票員掃個條碼,很方便。
奧地利的維也納是音樂之都,薩爾斯堡是莫扎特的故鄉,前往奧地利的火車上,有看到拿著低音大提琴前往維也納的演奏家,不知道是啟程去表演或是已經完美謝幕,也看到了許多音樂家,默默的在預覽自己的樂譜,靜靜的冥想,或許腦海中正在排練下一次重要的表演。
薩爾斯堡(SALZBURG)->哈斯塔特(HALLSTATT)
To be continued
薩爾斯堡(SALZBURG)->林茲(LINZ)->布拉格(PRAGUE)
火車+巴士(Westbahn Combo ticket Salzburg to Prague)
從薩爾斯堡到布拉格,有些人搭火車,有些人開車、有些人是shuttle bus,這次選擇的是奧地利私營火車Westbahn的combo票,為什麼叫做combo票呢,因為分成兩段,先搭乘火車再轉乘公車
1、薩爾斯堡->林茲 1hr8min
從薩爾斯堡到林茲搭乘的是雙層火車,一個多小時而已,不算太久。
月台上兩台不同向的火車,在同一條鐵軌上,得乖乖地遵照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號誌,蠻有趣的。
2、林茲->布拉格 3hr50min
到了林茲,有20分鐘讓你到巴士站轉車,網路預訂的車票上都有貼心的印上如何從火車站到公車站的地圖,稍微看一下,走過去的時間綽綽有餘,當你看到下右圖這個小小站牌的時候,就沒錯了。
我們搭乘的那班車司機是一位爸爸,第一排坐著他可愛的女兒,雖然沒有特別問他是要帶女兒出去玩,或是單親家庭,沿路上聽到爸爸或許在不停的安撫或是跟女兒聊天,因為都是德文我也聽不懂,但從鏡子反射,看到了滿滿爸爸對女兒的愛。另外在歐洲司機只要行駛超過多久,就必須在休息站休息,不像在台灣,客運駕駛行駛時間很長,卻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,看到那小妹妹在中途休息站下車去買零食燦爛的笑容,可能是那位爸爸最滿足的時刻吧。
布拉格(PRAGUE)->庫倫洛夫(CESKY KRUMLOV)
To be continued
布拉格(PRAGUE)->卡羅維瓦利(KARLOVY VARY)
To be continued
自助天氣
和大部分的旅行季節不同,此次在冬末春初的時候前往東歐,其實在啟程前,看到蠻多歐洲暴風雪,或是近幾年最低溫之類的新聞阿,問了一些朋友也是建議要帶多一點保暖,是還蠻擔心身處於熱帶季風氣候的習慣,會不會冷死在歐洲街頭,帶了一堆厚重的衣服,發熱衣、發熱褲......blablabla,結果2/3的衣服,從頭到尾都躺在行李箱裡增加重量而已......
事實證明,我是雪天、陰天球員卡,在歐洲才回到地主國阿!!!!!!!!都已經自薦請Roast'in Cycling 車隊的老闆把我安排到歐洲賽段去比Downhill了~~
台灣濕度很高,寒流來下個雨,濕冷的水氣透過衣服的空隙,侵襲你的身體,貌似就像把水潑在身上,風再吹來,就從頭冷到腳~~
歐洲則屬於乾冷的氣候,相對濕度低,去的那時候運氣算不錯,幾乎都好天氣,即使下雨了,不知道歐洲人是不是喜歡在雨中散步,還是都知道不會有暴雨,不管是二路縱隊嬉鬧出遊的小朋友,或是上班的路人,大部分都沒有撐傘的習慣,戴著大衣或是毛帽,從容的走在路上,或許這就是種浪漫吧
給想要在冬天轉春天時節前往歐洲的捧油一點天氣的建議:
在台灣歷經冷熱無常的氣候,在歐洲好像也還好而已,之前有看到別人說,歐洲和台灣體感溫度差10度,大概就是看到歐洲氣象溫度從 -5~10,不要怕,就加個10度大概就是台灣體感的溫度了,乾冷真的沒什麼,他們超市或是室內幾乎都有暖氣,有時候還會熱到流汗.......一件貼身短袖,一件襯衫,外面搭件大衣,加頂毛帽,適時乳液、護唇膏避免太乾,就可以去大冒險了!!!!!!!